• 你的位置:凯时游戏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100岁的马哈蒂尔,预言关税战大结局,特朗普以为中国“好欺负”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07

    100岁高龄的马哈蒂尔还能出来“怼”特朗普,这事儿本身就已经够劲爆了。而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,他对中美关税战的预言,简直一针见血。这位百岁老人的话,既是对特朗普政策的“致命点评”,也是对全球经济格局的精准扫描。

   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,以为能压住中国,结果却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不仅没把中国打趴下,反倒让自己陷入了通胀、失业和民怨的泥潭。特朗普这波操作,绝对是“经济课本级别”的反面教材。

   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场关税战的前因后果,看看马哈蒂尔为什么敢放出“三个月玩不下去”的豪言。

    一、特朗普的“自残式”关税政策,怎么就这么离谱?

    先捋捋时间线。这场关税战的导火索,是2025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多项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理由还是那套老掉牙的“贸易逆差论”。特朗普觉得自己手握关税大棒,不仅能让美国制造业“王者归来”,还能逼中国低头。

    问题是,现实和特朗普的想象之间,隔着十万八千里。

    先说制造业的回流梦。美国制造业早就被高成本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得七零八落。就拿苹果手机来说,全世界都知道它的生产链基本在中国和东南亚,90%的iPhone都不是美国造的。

   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,逼着美国人买“本土制造”,结果却是手机价格翻倍,消费者叫苦不迭。别说高端产品,就连洗衣粉、卫生纸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因为关税涨价,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。美国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瘪,民怨沸腾。

    再看企业端。美国企业本来就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供应链,加税直接让生产成本飙升。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扛不住,批量倒闭。

    失业率一路攀升,通胀率更是冲到了6.5%的高位。美国财政部长急得满头大汗,公开表示这场贸易战“不可持续”。而特朗普却一意孤行,继续高喊“美国优先”,简直像在自家地里种恶性循环。

    二、中国的“教科书级操作”,稳得一批

    再看中国这头,特朗普显然低估了对手的实力。中国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“双循环”战略,内需和外需双轮驱动。2025年的数据摆在那儿:中国对美国出口份额从2018年的19%降到了12%,但全年外贸总额反倒增长了4.3%。

    这意味着,中国不仅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,还能通过其他市场轻松补位。

    怎么做到的?靠的就是一套“教科书级”的应对策略。先是补贴出口企业、减税降费,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。

    然后加快自贸协定谈判,2025年上半年就签了三个新协定,把对美贸易的损失迅速转移到东盟和欧盟这些市场。东盟一下子接盘了中国23%的电子产品,欧盟也成了新能源车的大买家。

    更绝的是,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精准反制措施,比如限制稀土出口。这可是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,美国离开了稀土,很多高端制造业直接卡壳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也没闲着,“链长制”让国产芯片一路突围,中芯国际的14纳米芯片良品率干到90%,长江存储的市场份额拿下全球10%。

    华为更是逆流而上,鸿蒙系统装机量突破10亿,让美国的技术封锁失去了威慑力。

    三、马哈蒂尔的预言,为啥这么准?

    说到这里,马哈蒂尔的点评就显得格外“高瞻远瞩”了。这位百岁老人并不是随口一说,而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和中美实力的深刻洞察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:美国的关税战撑不过三个月。

    为什么?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和全球化程度决定了,它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自残式操作。

    特朗普对中国的政策,完全是“老黄历”思维。他以为中国还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,殊不知中国早就从“世界工厂”变成了“全球市场”。14亿人的内需撑起了七成的经济增长,“一带一路”拉了一大票“好朋友”,东盟、非洲、拉美都成了中国商品的新出口地。

    美国想通过加税把中国逼到墙角,结果发现自己才是那个被困住的人。

    马哈蒂尔的预言还准确地抓住了一个核心:全球化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。中国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带着一群伙伴一起玩多边合作。美国想搞单边主义,反而被孤立了。

   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:“美国这操作,像是点着自己家火,以为能把别人烤熟,结果先熟的是自己。”

    四、网友炸锅,这场关税战谁赢了?

    网友们的评论,比专业分析还要生动。有人调侃特朗普是“关税自残大法”的发明人,把美国老百姓的钱包掏空,还逼着他们抢厕纸。还有人直接戳破美国制造业的“皇帝新装”:全世界都知道苹果手机不是美国造的,特朗普却硬要装不知道。

   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:中国这波操作,稳得一批。不仅顶住了压力,还把全球供应链玩了个大升级。有人感慨:“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,谁才是赢家。

    美国这关税一来,物价全涨,老百姓哪受得了。”还有人乐呵呵地总结:“中美这场关税战,吃瓜群众都看明白了,美国自己跳坑里,还想拉别人下水,怎么可能。”

    结语

    回头看这场关税战,谁输谁赢,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。特朗普以为自己拿着关税大棒能横扫一切,结果却被中国的稳健操作打了个措手不及。而马哈蒂尔,这位百岁老人以他独到的眼光,精准预言了这场博弈的结局。

    100岁的他看得比很多年轻政客都清楚,这不禁让人感慨,智慧和经验有时候才是最强的武器。

    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你是特朗普,会怎么收场?或者说,这场关税战,给我们普通人最直观的教训是什么?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。